十二五减税 “藏富于民”付诸行动
2010/12/13 9:21:02 来源:北京青年报 阅读[28]
     今年来中国的财政收入一直保持着高位的增长,与之对应的是企业和个人的高税率,高税率给企业个人带来压力的同时,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,针对中低收入个人和大部分企业减税,将成为中国“十二五”税改的关键词。其中,个人所得税改革最早将在明年择机推出。一位参与方案设计的人士称,此次个税改革并没有将提高起征点作为突破口,而是选择了等同于降低税率的方案,减税力度更为明显。一位地方税务官员说,“十二五”的减税幅度看来要比金融危机期间的规模大很多。(12月12日《经济观察报》)

  在“掏空百姓口袋”的增税加费政策不停传出的当下,减税将成为“十二五”税改关键词的消息,多少给人带来一些安慰和希冀。因为,“我们现在的税确实很高,不减不行了”,几乎已经成为包括税务官员在内的全社会共识。“藏富于国”不如“藏富于民”,中低收入个人和中小规模企业税负之重,直接关系着国民幸福感觉和经济发展后劲;在国家财政税收屡创新高之后,有序进入一个减税周期,是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普通民众的必须。

  如果要问怎样减税才能让民众满意,首先恐怕还得依靠减税方案设计的专业性。税收作为调节社会贫富实现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途径,“为减税而减税”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是应该尽量避免的,因为民意的诉求可能简单而功利,减税设计却不能满足于短时的民意敷衍。问题根源所在的核心环节,如果不能勇敢直面而是搁置回避,即使短时的减税调整能够收获舆论掌声,责骂抱怨马上又会随着问题复现而卷土重来。

  比如个税调整,提高“个税起征点”的思维定势之所以产生,更多的不是因为这样做最科学最有效,而是因为这一做法最易构想也最好操作。事实上,在税收方案的设计上,只要足够专业,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可以被改变的。这次个税调整倘若果真是在级差与级距上改革,减税力度不仅会更加明显,减税效果也能更趋公平。当然,如果再能尽快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,并且建立个税与经济运行情况的快速联动机制,必然更容易让公众满意。

  其次,减税要想让民众满意,应该是看得见的减税,能够让人直观感受到效果。比如有报道称,“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,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减税措施预计减税达5000亿元”,但与此同时,2008年国家财政收入为61330.35亿元,2009年为68477亿元,2010的这一数字则是“预计超过8万亿元”,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%,是GDP增速的两倍以上。这样的数字背后,其实反映出某种现实——一些减税措施可能在局部实现了减税,但同时另一些地方的税收也有所增加,加上五花八门的收费,使得总体来看,税收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。鉴于此,我们不能一边减另一边又增,以致减税优惠大幅被消化。换言之,减税步调应该统一而明确,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的原则应该一以贯之,画出一条不得增加总体税负的税收红线,改变那种遇事就想动用税收手段的随意性。

  还有,减税不能以公共品的供给减少作为代价。都说税收是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,而现在的问题是取得多,用得少;假如减少取得的同时也减少供给,那么充其量只能算零和博弈。公共产品和公共福利的稀缺,是“十二五”期间“保民生”的重点领域,在减税同时还应建立公共财政体系,减少行政开支增收国企红利,从而让减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存在。

  当然,我国“十二五”期间将进行大规模减税,到目前为止仍只是媒体的“捕风捉影”和“纸上谈兵”,正如有学者所言“方案设计好并不代表就能出台,过去几个五年我们也做了很多好规划,但最终没能出台”,所以,立即行动才真正优于一切。否则,放空炮的减税除了添堵之外,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公众满意。
Copyright© 2007-2017 www.sznet.cn 深圳视窗 版权所有 中国·深圳 粤ICP备14047004号